
从2025年2月24日至28日,在中国的杭州举行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IPCC)第62届全体会议,并将重点介绍第七个评估周期的三个工作组和方法论报告。
2024年举行的IPCC第60届全体会议已通过了特别报告“气候变化和城市的特别报告”,该报告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城市比例进行了相关研究,这对于加深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和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解释了“以人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并从ESG(环境,社会责任和治理)的角度支持可持续发展,并在国内外引入了典型的案例和经验。
降低城市排放气候变化的巨大潜力会影响城市功能
目前,世界上约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70%。城市不仅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而且是打击气候变化的关键行动领域。城市具有减少能源,运输,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巨大潜力,并且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对第六次IPCC评估报告工作组的第6章的“城市,定居点和关键基础设施”的系统评估,气候变化和城市系统具有多种,动态和复杂的相互影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气候有直接和渐进的影响,气候变化也将直接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和系统功能。
例如,较高的极端天气事件(例如热浪,洪水,干旱等)将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灾难和补救支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损害将加剧当地和中央财政压力,并影响短期和中期的经济发展;面对极端气候的城市的脆弱性也将加剧社会群体不平等事件的发生。
目前,反应和适应策略通常反映在以下方面:促进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的构建,提高能源效率,促进绿色建筑和电动汽车;建造海绵城市和公园城市;从部委和委员会政策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角度促进自适应金融工具的发展,促进公共和私人投资的支持,等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解决方案都是从宏观和中层级别促进的,但是城市居民很难理解他们可以发挥的作用以及能力中的相关性,以便做出改变生活方式的选择。
实现ESG问题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为了讨论“气候变化和城市”草案的概述,IPCC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在举行2024年举行报告计划会议时提供技术支持。这些领域有效地映射到ESG问题,为Urban ESG计划提供参考,并允许城市居民看到每个人之间的关系与涉及的物品和涉及的物品的响应之间的关系。
确实,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规划和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密切相关。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促进公民生活方式的绿色和低碳转变。联合国2030年议程还强调了城市的可持续建设,将城市作为载体来实现包容性,安全和弹性的空间,并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在联合国新的城市议程中,可以更生动地看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居民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密切关系。
例如,城市空间的公平性可确保居民免费体验公共场所,免费基础设施,并享受绿色空间和生态公园,同时在极端天气到来时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韧性的生物多样性;城市规划,密度,运输设计等与学习和通勤距离有关,并且与公民的工作和生活平衡,幸福和心理健康有关;市场土地,住房和其他政策对城市就业,生产力甚至性别和年龄平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命圈的设计和道路计划还将影响公民的旅行选择,并与城市碳排放和经济形式有关。
举一个例子:人行道宽度的简单变化可以为低碳城市的建设做出相当大的贡献。根据北京大学的李·迪瓦(Li Dihua)教授的说法,当人行道的宽度不少于3至4米时,可以符合婴儿车和双向行人的并行化时,它将促使更多的人积极选择步行。经过更多的社区和自然情景,它将在减少排放和减少碳和增强人们的自然归属感时支持角落经济和社区经济的发展。
当然,它与步行可访问的生活圈的构建相匹配,以减少一些非必需的长距离运输。例如,杭州的“十五分钟的生活圈”的构建基于“杭州土地和太空规划公共服务支持法规的公共服务设施”,原则上必须在步行15分钟的居民(800至1,000米)之内(800至1,000米),可以满足诸如食品,服装,运输,教育,健康,健康,健康,健康,体育,健康和健康,以及居住,健康,健康和健康,以及居住,生活和健康和健康,以及居住,健康和健康和健康,以及居住,健康和健康,以及居住,健康和健康的需求。
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同时关注“人们的生活”的需求
实际上,国内外已经有相关的实践来建设可持续的城市建设。在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同时,它也关注“人们的生活”的需求。
无汽车城市和绿色城市的兴起反映了城市规划概念的变化。大约在1960年,受“寂静春天”的影响,一些具有强烈环境意识的欧洲城市开始尝试针对非私人汽车的运输计划。经过三十年的探索,这些城市的整体气质发生了变化,空气,城市活力,生活氛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从而导致了从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步行城市转变为“无车城市”的转变。在表达方面,政府运输计划也从“运输计划”变为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流动性”。城市经理交通概念的变化反映在“交通规划不能围绕汽车进行计划,但需要围绕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计划。”
自1971年以来,德国弗莱堡(Freiburg)通过建立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网络成功地转变为绿色城市。
在中国,2020年,北京发布了该国的第一个地方标准,即“凝视和自行车交通环境规划和设计标准”。这是一项旨在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计划(2016-2035)”的要求,目的是提高旅行质量,建造步行和自行车友好的城市,实现绿色旅行,并形成与世界上一流的和谐和宜居城市相匹配的运输环境。
标准汇编着重于面向人的和绿色发展的概念,并具有两个优先事项。首先,它强调步行交通期间的行人空间,确保行人交通的连续性,并且不受其他运输设备和设施的干扰。道路优先满足行人设计和阴影需求,并满足残疾人/老年/儿童/妇女和其他团体的安全旅行要求。在详细的规则和法规方面,它包括人行道布局,最小宽度标准,无障碍设施,交通信号灯的最大等待时间等。其次,在支持自行车旅行方面,除了对非电动车道的宽度提出最低要求,除了对非电动车道的宽度提出最小要求,非电动车辆隔离,非电动车辆隔离以及限制车辆停车位的限制式停车式停车位,摩托车的范围,摩托车的比例,摩托车的宽度,摩托车的比例,摩托车的比例,是摩托车的比例。自行车停车场被优先考虑。
(作者邓·吉林(Deng Jielin)是中央金融与经济学绿色金融与经济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什叶派是中央金融与经济学绿色金融与经济学研究所副主任,也是中国金融和经济学家的首席经济学家)